清楚交代背景環境
很多攝影玩家喜歡使用大光圈捕捉他們所看到的畫面,既使在街拍議題上也不例外。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能可以突顯想要強調的主題,并且藉由美麗的散景來為作品加分,但如此一來,除了影像無法讓觀者有效清楚分辨拍攝地點外,也常常使得主題與背景產生脫離,進而失去街拍的意義了。因為街拍就某種層面來說,也算是紀實攝影的范疇,其精髓就是要用相機忠實記錄眼前所看見的一切,包括主題與其它人、事、物之間的互動,甚至是與環境的相互關系,因此并不該一味地用大光圈拍攝為佳。
然而使用小光圈進行街拍時,要特別留意快門是否會低于安全值?因為縮小光圈拍攝意謂著相機必須放慢快門速度,以維持影像的正常曝光,若快門速度過于緩慢,則會因手震而增加照片模糊的機率。所以在拍攝前,玩家可先觀察現場當時的天候情況,與光線分布狀況來決定該使用何種拍攝模式。
Sony NEX-7 + E 18-200 mm F3.5 - 6.3 OSS 的 39mm 端。光圈 F11、快門1/60秒、ISO200、AV光圈先決、自動白平衡、JPEG。
可以試著想像,這張圖若是采用大光圈拍攝讓背景模糊,是不是就少了街拍紀實的味道呢? Canon EOS 5D Mark II + EF 16-35 mm F2.8L USM 的 20mm 端。光圈F8、快門1/250秒、ISO200、AV光圈先決、自動白平衡、JPEG。
在陰天的街道上,由于陽光有著云層遮蔽進而產生柔和的漫射光,對于環境明暗不會有劇烈的改變,此時可以放心采用 M 全手動模式,先將光圈視情況固定于 F8-F11 之間,快門則依照鏡頭焦段和拍攝者的手持穩定度來設定,以不容易手震為原則,然后試拍一張,若太暗或太亮再透過調整 ISO 值來決定影像的曝光程度。但若是在晴朗的好天氣進行街拍,則建議玩家改用 AV 模式拍攝。因為烈日下有無遮蔽物的反差會有非常大之差異,若是使用 M 模式來應付千息萬變街拍議題,除非是對各環境下的光圈快門和 ISO 組合有十足把握,否則失敗的機率將會大為增加,所以不妨使用AV模式將光圈固定,然后其余就交由相機自行決定,玩家只需專心捕捉街拍的主體即可。
陰天的時候可放心使用 M 模式,通常用同一組參數設定就可應付街拍的議題。 Canon EOS 5D Mark II + EF 24-70 mm F2.8L USM 的 40mm 端。光圈 F8、快門 1/200 秒、ISO 400、M 手動模式、自動白平衡、JPEG。
在有陽光及遮蔽物的環境抓拍,建議使用 AV 模式并配合曝光補償以維持拍攝的流暢度。 Canon EOS 650D + EF-S 18-200 mm F3.5 - 5.6 IS 的 18mm 端。光圈 F11、快門 1/125 秒、ISO 100、AV 光圈先決、自動白平衡、JPEG、+1eV。